
造成的結果就是騎象人煩得要死,
大象根本動都動不了卻急著想往前衝刺。
前陣子看朋友有推薦"改變,好容易"這本書,就來看一下。
大象 = 情感
騎象人 = 理智
為什麼我們不容易改變自己?
我們都很清楚什麼是對的,大道理都懂,但就是他媽的做不到,
(BTW讀了書裡面的道理,理解它,認同它,想要效法它跟你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是兩碼子事)
每個人都想要改變,酗酒的人想戒酒,減肥的人想苗條,但是常常都是歐洲電影結局,發人深省不勝欷噓。
遇到需要改變他人行為的時候,我們第一個直覺是教育對方。
"不要一直負面思考!"
"你想要沒小腹就戒掉飲料!"
你該找大象溝通的時候,卻找上騎象人。
做出完美的理性訴求卻改變不了對方,是件令人沮喪的事。
改變發生的順序不是"分析→思考→改變",這在"變數已知,假設部分極少,未來明確"的條件下,分析技巧最能派上用場。
但是改變不是這樣一回事。大多數改變的情境,變數一點也不清楚,未來更是模糊,大象因為改變帶來的不確定性而拒絕前進,分析能力卻無法消除這股抗拒的力道。
能讓改變產生的順序是"看見→感受→改變",你看見讓你產生感覺的事物,或許是問題醜惡的面向,或許是解決方案的一點提示,或許是目前習慣的真實呈現。
無論哪一種,當它觸動你的情感面向,你就產生一股動力,這就是大象讓改變發生的開始。
大象與騎象人,換個說法是
「掌握改變實權但有懶惰劣根性的傢伙 & 看見事情太多問題困難重重然後分析癱瘓的"超理智"軍師」
如果你想要當新世界的神....喔不是,是想要改變自己的話,書背後面有提供簡易行動架構:
1. 指揮騎象人(理智面)
人看起來像是抗拒改變,其實是因為指示不明造成困惑,所以應該給予清晰明確的行動指令。
(ex: "你應該吃的健康均衡!" 靠,我該吃什麼來健康均衡?直接告訴我吃哪些東西吧?)
2. 刺激大象(情感面)
人看起來像懶得改變,通常是因為已經疲乏。騎象人沒辦法長時間駕馭大象,所以從情感面著手是關鍵 - 使大象配合地踏上正途。
(提示:縮小改變幅度,當大象看到小小的勝利後,會感覺到改變,之後會更有信心繼續下去)
3. 營造路徑(環境面)
人的問題,其實常常是情境問題。我們稱"情境"(包括周圍環境)為"路徑",既使不理會騎象人和大象的想法,成功改變的機率也會增加。
(ex: 想要轉心唸書or寫稿?你只需要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改變環境.....拔掉網路線)
PS:上面大多出自書的內文,有加一點點個人的OS。
書裡面寫滿多例子的,不過寫這篇文主要是因為它讓我有靈感畫了幅圖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